拿到空投的数字货币也要交税了,至少在美国是这样。

堂堂美国国家税务局(IRS),花了5年时间,终于弄明白了数字货币相关的两个词汇:分叉、空投。10月9日,IRS发布了更新的数字货币税收指南,明确从分叉或空投获得的数字货币应视为收入纳税。

 

现学现卖,纳税无死角

这距离上一次发布 “2014-21号通知”已经过去了5年。简单来说,2014年的通知明确了虚拟货币的资产属性且相关交易需要纳税,而10月9日的更新文件则主要细化了分叉与空投相关的概念及税收规则。

总结来看,本次更新指出,如果用户没有得到硬分叉产生的新的数字货币,就不会涉及税务问题,只有当用户通过空投或其他途径获得新产生的数字货币,才有义务将其作为普通收入征税。

如果用户获赠虚拟货币,也不会被征税,直到用户处置(如买卖交易)时才需要纳税。此外,更新文件还就数字货币的公允价值提供了计价方法。

本次更新的详细文件原文可从以下链接查看。

https://www.irs.gov/pub/irs-drop/rr-19-24.pdf

https://www.irs.gov/individuals/international-taxpayer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on-virtual-currency-transactions

可以看到,在2014年的通知中尚未使用cryptocurrency一词,而是用了“可兑换虚拟货币”(convertible virtual currency)一词。按照IRS的解释,cryptocurrency属于virtual currency的一种形式。

可见,IRS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是不断学习,厘清概念。从这次更新文件的文本中也可以看到,近三分之一内容都是名词解释——虚拟货币、加密货币、硬分叉、软分叉、空投等。

矛盾的是,该更新文件本意是为了让持有数字货币的人士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纳税机制,因此大量扫盲文本或许只能写给IRS自己看了。

以中国视角来看,IRS此举的正面意义在于,让国人看到了美国完备发达的行政体系以及积极拥抱新事物的态度。

但反面意义则是,将分叉与空投作为焦点或许并未抓住重点。毕竟,硬分叉并非日常事件(软分叉不产生新币种,不在讨论范围内),而绝大部分空投币的价值也是微乎其微——真正值钱的不会随便空投。

与其把空投看作税收的漏网之鱼,不如切实建设良好行业生态,去伪存真,让真正有价值的项目产生价值,再来考虑如何税收的问题,才是健康的行业生长方式。

5年磨一剑,终遭吐槽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制定者毕竟不是业内人士,更何况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几乎不可能滴水不漏。

IRS的更新文件刚发布,就引发了美国币圈的不少吐槽。据《财富》报道,有部分数字货币拥趸就警告说,IRS的此次更新文件可能会造成不公平或不可预料的混乱后果。

争议焦点集中于,当人们通过空投方式“被动”获得数字货币时,尽管并非出于本意,但拥有这些“从天而降”的数字货币却会让持有人不得不纳税,这显然不合情理。

这一情形如果成真,对于交易所也颇为尴尬。当大型交易所给其数百万用户空投送币时,也给他们送去纳税义务,显然是好心办坏事。

而且问题可能还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相当多的持币用户都把资产放在了交易所的钱包里,而掌握这些钱包私钥的却是交易所。那么本质上,这些托管钱包如果获得空投的数字货币,其真正的所有权(ownership)又是谁的呢?

还有媒体提出了低额豁免的问题。新指引未说明小额数字货币的交易是否适用于低额豁免。但IRS也未给予其他形式财产低额豁免,在没有国会进一步指示的前提下,相信IRS不会为数字货币单独开绿灯。

现在看来,尽管IRS五年学成交出了功课,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有美国媒体不禁质问,是否还需再等5年?

外行也好,低效也罢,IRS是不会让数字货币市场成为“盲区”的。

有律师就表示,数字货币始终都在IRS的视野范围内,未来亦将如此。尽管数字货币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甚微,但毕竟仍可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更不能成为侵蚀美国税收基石的例外。

  •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氢云资讯观点及立场
  • 以上内容及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投资后果自负